新年发轫,国内各大口岸货轮收支,各功课船埠运载车辆穿梭如织,一片劳苦时局。图为江苏省苏州港太仓港区(无东谈主机像片)。 新华社发(计海新 摄)
中国经济仍是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地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兑现高质地发展,必须完善宏不雅调规矩度体系,统筹鼓舞财税、金融等要点规模改良,增强宏不雅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宏不雅政策评价,有助于抑制优化宏不雅政策操作,提高宏不雅政策恶果。基于此,《宏不雅政策评价文牍2025》(下称“文牍”)对2024年宏不雅政策操作过头调控恶果进行系统评价,并对2025年宏不雅政策建议建议。
宏不雅经济对持稳字当头
判断我国宏不雅经济驱动情景,主要从经济稳固与金融稳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经济稳固方面,我国经济驱动稳中有进。2024年我国GDP增速瞻望为5.0%傍边,尤其是9月下旬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出以来,经济企稳回升势头进一步巩固,供需两头均有所改善。总体分析,2024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瞻望为5.3%,仍有一定进步空间。宏不雅政策需要在进步价钱总水平、引发民间投资活力、稳固房地产阛阓、改善住户收入与企业盈利等方面发力。
金融稳固方面,金融体系风险总体可控。2024年我国陆续加强对要点规模金融风险的监管与防控,保证金融体系安全稳固驱动。一是债务规模增长较为稳固,宏不雅杠杆率和缓高潮,债务风险举座可控。二是房地产阛阓止跌企稳,风险呈现缓解迹象。三是大型营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处于低位、流动性较为充裕。四是东谈主民币汇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外汇储备保持稳固。同期,也要看到,房地产阛阓和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等规模的风险需要不绝温柔,要按照2024年中央经济职责会议的条目,有用留心化解要点规模风险。
宏不雅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
文牍基于宏不雅政策“三策合一”表面及指数,对稳固政策、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进行全面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三类政策的互助配合情况和宏不雅政策预期治理情况进行评价。
(一)稳固政策
稳固政策旨在对经济进行短期逆周期调遣,促进经济兑现短期稳固见地。评价稳固政策最重要的三个维度是政策力度、政策空间和政策效率。
从政策力度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不绝发力,尤其是2024年下半年以来政策力度表露加大。货币政策方面,2024年全年货币政策力度指数为40.3,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散提高1.8和0.7。2024年央行推论两次全面降准,累计降准1个百分点。央行还不才半年接受了两轮降息操作,将7天期逆回购利率和1年期MLF中标利率分散下调30个和50个基点。财政政策方面,全年财政政策力度指数为57.0,比2023年全年提高2.1。这主要归因于减税降费见效的不绝贯通以及由此带来的宏不雅税负着落。在减税降费政策的带动下,前三季度宏不雅税负(一般全国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降至17.2%,比2023年同期着落1.1个百分点。从开销端看,财政开销过程有待进一步加速,开销增速有待进一步进步。
从政策空间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仍然具有较为充裕的空间。2024年末,我国货币政策空间指数为33.4,比2023年末着落5.4,稳健宏不雅政策表面的合理变化。我国大型和中型银行的法定入款准备金率分散为8.0%、6.0%,与主要经济体比较,仍具有一定降准空间。2024年末,我国财政政策空间指数为41.6,比2023年末小幅着落0.9。而且,我国政府部门债务率表露低于推崇经济体,一揽子化债决策也将慢慢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因此财政政策仍然具有充裕的试验可操作空间。要秉持系统不雅念看待政策空间的动态变化,愈加积极有为的宏不雅政策大概促进经济愈加向好,创造出更充裕的政策空间。
从政策效率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多个武艺的传导效率表露改善。响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举座调控效率的稳固政策效率指数贯穿6个季度回升,2024年四季度达到47.6。货币政策方面,降息和降准操作有用带动阛阓利率降至历史低位。流向科创企业、绿色产业等重法子域的信贷增速大幅高于全社会信贷增速,助力经济高质地发展。财政政策方面,1至11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2%,比全社会固定钞票投资增速逾越0.9个百分点。通过加强结构政策、增长政策与稳固政策的积极配合,大概进一步提高稳固政策的调控效率。
(二)增长政策
增长政策有助于引发经济增长能源,从而进步长期经济增速。一国长期增长的能源源流包括成本和服务等传统成分的积聚、东谈主力成本的积聚和全成分分娩率的改善。
增长政策的推论助推各地区各部门强化篡改驱动,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加速绿色转型,不绝优化经济驱动质地,发展新质分娩力。一是成本积聚质地不绝进步,以高技巧产业为代表的有用成本积聚速率不绝加速。二是东谈主力成本存量抑制增多,东谈主口质地红利抑制开释。三是奉陪新质分娩力的培育和发展,全成分分娩率增速企稳回升。
要思进一步进步潜在增速,除了增长政策,还需要结构政策和稳固政策的配合。结构政策不错促使经济结构向最优结构濒临。宏不雅经济结构的改善不仅会提高资源成就效率,进步增长政策对全成分分娩率的悛改程度,而且会创造新的投资空间和投资机遇,从而进步增长政策对有用成本积聚的悛改程度。更重要的是,宏不雅经济结构的改善不错通过分娩成分之外的渠谈进步潜在增速,有意于潜在增速向合理水平濒临。通过稳固政策的配合,增长政策不错更好地促进新质分娩力发展。
(三)结构政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条目的“完善推论区域互助发展政策机制”有助于优化区域结构,“完善金融机构定位息争决,健全服求实体经济的激励拘谨机制”有助于优化实体经济和捏造经济结构。
结构政策已获取一定见效。不错用经济结构指数响应经济结构情况,该指数越小标明经济结构越接近最优结构。2023年经济结构指数为52.7,处于频年来的最低水平,标明经济结构不绝优化。这主要收获于全成分分娩率和东谈主力成本对经济增长孝敬率进步所带来的总供给结构改善。国度统计局发布的转型升级指数不错响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情景,2023年转型升级指数为116.3,比2022年增长16.3%,相似标明结构政策获取了考究无比恶果。
中央经济职责会议指出,针对需求不及的隆起要害,要着力提振内需尽头是住户糜费需求,这明确了下一阶段优化宏不雅经济结构的主要所在。总需乞降总供给结构方面,总需求不及是隆起要害和主要矛盾。总需求结构方面,比较外部需求,国内需求不及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国内需求结构方面,比较企业投资,住户糜费偏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为了更好地推动结构向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结构政策的使用,况兼贵重其与稳固政策、增长政策的“三策合一”。一方面,统筹种种经济结构之间的密切相关,小心种种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之间的互相制肘。另一方面,通过稳固政策与增长政策营造考究无比的经济环境,撤废结构政策的黄雀伺蝉,使得结构政策大概着力优化经济结构。
(四)宏不雅政策取向一致性
增强宏不雅政策取向一致性包含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中枢的稳固政策互助,以稳固政策、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为中枢的宏不雅政策互助,以及非经济性政策与宏不雅政策互助。文牍从上述三个维度对宏不雅政策取向一致性进行评价。
稳固政策里面的取向一致性方面,2024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陆续发力的同期,互助机制愈加顺畅。不仅中国东谈主民银行、财政部开荒聚首职责组,而且变成了以国债为关节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互助配合机制,更好地推动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同。在互助机制愈加顺畅的基础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力度不错进一步增多,推动经济驱动陆续向好。
稳固政策、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的取向一致性方面,三大政策均证据重要作用,同期一致性有待进一步进步。稳固政策方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助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保证经济稳固驱动。增长政策方面,加强发展新产业、新动能,引发新质分娩力发展。结构政策方面,着力推动需求结构、供给结构的优化调理,促进供需良性轮回,推动潜在增速向合理水平濒临。为增强宏不雅政策取向一致性,将来要以进步稳固政策调控效率为切入点,进一步推动稳固政策、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有用“合一”,进步政策举座效用。
非经济性政策与宏不雅政策取向一致性方面,政策之间的一致性较强,政策统筹机制抑制完善。非经济性政策对住户和企业等微不雅主体的糜费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会影响公众预期的变化,并迤逦影响经济政策的恶果。2024年非经济性政策与宏不雅政策之间的互助配合较好,助推微不雅个体变成了较好的政策预期,进步了宏不雅政策恶果。
(五)宏不雅政策预期治理
我国的预期治理既包括货币政策的短期预期治理,也包括年度预期治理和长期政策发展经营等长期预期治理。
货币政策的短期预期治理评价主要从政策透明度和前瞻性指引两个方面张开。2024年央行的政策透明度陆续进步,隆起表刻下抑制健全的可置信、常态化、轨制化的政策调换机制之上。央行通过前瞻性指引指挥阛阓预期,在提振阛阓预期和有用保持东谈主民币汇率在合理平衡水平上基本稳固等方面证据了重要作用。中央经济职责会议建议,推论铁心宽松的货币政策,当令降准降息,宽松的政策预期进一步提振了公众预期。
年度预期治理方面,2024年头制定的主要经济见地均较好兑现,预期治理获取较为理思恶果。尤其是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给以公众完周至年经济发展见地的利害信心,获取了较好的预期治理恶果。
长期预期治理方面,“十四五”经营和2035年长进见地选录主要盘算的设定,有助于锚定公众对长期经济增长的预期。
2025年宏不雅政策建议
2025年的宏不雅政策要针对隆起要害与主要矛盾,明确调控逻辑,加大调控力度。建议如下:
第一,将2025年经济增速见地设定为5%傍边。短期看,这将开释更为较着的稳增长信号,有助于夯实公众预期向好的基础。长期看,兑现5%傍边的经济增速,既是高质地完成“十四五”经营见地的重要基础,亦然兑现到2035年东谈主均国内分娩总值达到中等推崇国度水平见地的内在条目。从可行性看,在愈加积极有为的宏不雅政策保险下,中国经济有才智兑现5%傍边的增长。
第二,愈加爱好促进物价水平的合理回升。物价水平的合理回升既有助于拓宽企业盈利空间,改善总供给,又有助于改善通胀预期,引发总需求。要着力推动CPI涨幅慢慢转头至2%傍边的合理水平。
第三,加强对增长政策的使用,促进种种先进分娩成分向发展新质分娩力汇聚,进步全成分分娩率。其中枢在于,以科技篡改引颈新质分娩力发展。一是加强基础盘考和关键中枢技巧攻关。二是进一步开展“东谈主工智能+”行径,培育将来产业。三是完善东谈主才培养机制,提妙手力成本水平。
第四,进一步证据结构政策作用。证据中央经济职责会议的部署,既要优化总需求结构,尤其是内需中的住户糜费需求,同期也要贵重优化投资结构。建议作念好两方面职责:一是通过推论提振糜费专项行径和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等举措,加速变成收入分派结构与总需求结构的良性轮回。二是加强政策撑持和优化监管服务,进步分娩性投资与民间投资占比。同期,推动房地产阛阓止跌回稳。
第五,在结构政策和增长政策的配合下,加大稳固政策力度,推论愈加积极有为的宏不雅政策。推论愈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财政开销强度,加强要点规模保险;增多刊行超长期尽头国债,不绝撑持“两重”名堂和“两新”政策推论。推论铁心宽松的货币政策:证据妙品币政策器用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当令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第六,健全宏不雅经济解决体系,统筹好有用阛阓和有为政府的相关。一所以久了财税体制改良和金融体制改良为握手,健全政府有用解决的体制机制。二是加速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阛阓经济体制,使其与高效的宏不雅政策瑕瑜分明。三是健全中国特质预期治理,强化公众对经济短期、中期与长期的乐不雅预期,进步宏不雅经济解决的有用性。
(作家:陈彦斌系王人门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欧洲杯体育,汲引部长江学者特聘汲引;陈小亮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盘考所编审;刘哲希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外经济贸易学院副汲引)